扬升资讯

花间派的鼻祖(花间词鼻祖温庭筠)

8balincan|
235

花间派鼻祖(文,花间词鼻祖)

花间派的鼻祖(花间词鼻祖温庭筠)

就是因为文写了很多这种花前花后的女子生活,所以后人编了一本书《花间词》,把晚唐五代同类型的词都编了出来,把文的词列在第一位。这一派的诗人被称为“花间词派”。在花间词派中,文的地位是极高的,绝对属于武林中正气凛然的角色。所以宋代的黄生在他的《编《花庵词选》中说“文的诗美极了,应是花中之冠”。

既然文是花间词派的鼻祖,那就说说花间词的起源吧。花间词出自一部名为《花间集》的文人词集。这是中国早的文学词选。它是五代后蜀时期赵崇左编选的。该集收录了晚唐诗人文和五代诗人韦庄的500首作品,其中66首是文写的。可以说,文是晚唐词坛上多的词人,也是第一位职业词人。《花间词》的名字可能来源于花间词诗人张弥的名句:“花间见,双飞”。可见花间词多为香艳柔美,多写花前花后浪漫美艳的闺阁。

文词的大风格是气势磅礴,辞藻华丽,色彩丰富,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。他尤其擅长运用各种意象,构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。比如他写了一个贵妇人的梦景,《菩萨蛮》:

一个美丽的女人,睡在精致的水晶窗帘枕头上,睡在上面的女人做什么?思念相思,房间不冷不热,香炉熏香,连绣鸳鸯都是香的,这样的环境是梦不到的。

河边的长而柔软的柳枝,刚刚发芽,看上去朦胧的,像笼罩在一片薄雾中。春天来了,大雁开始向北飞,大雁飞了,天上的月亮也消失了。

文写道:一个女人睡在水晶窗帘中精致的玻璃枕头上。她想念她的心上人。屋子里暖洋洋的,香炉上点着香,连绣着鸳鸯的锦被都是香的。这一切闻起来暧昧,容易让人做梦。江上青的柳枝如轻烟,大雁在残月的夜空下悲伤地飞翔。

这个女人穿着光耦合色的绸袍,手里拿着剪刀,剪成锯齿状戴在头上;黑色的头发上开着红色的花,红润的脸上两边各有两股半遮半掩的青丝。发夹上的翠鸟好像要飞了。

在陈设豪华、温馨如梦的闺房里,姑娘做了一个梦,梦里却是“江上柳如烟,残月大雁飞”,那是一个冰冷的地方。我们知道,柳树在中国文学中象征着告别;大雁代表远方来信,残月代表我们渴望团圆的一种遗憾。几个图像的组合,其实已经暗示了这个女人梦的内容。也许这个女人在梦中穿越关山去见那个失踪的人。“江上,雁飞残月”,这种寒梦,类似于南宋诗人姜夔的“淮南明月千山冷,无人问津”,可能是姜夔模仿文的结果。

这是一个闺阁女子的甜蜜梦想。让我们来看看女士梦的醒着的时间。《菩萨蛮》 :

重重叠叠的山岗明亮,寺庙云雾缭绕。懒画美女,晚穿衣打扮。

看花的前后镜,花对花。新绣的罗燕,两只金鹧鸪。

这个第一个字的意思是,屏幕上重叠的山丘,呈现出忽明忽暗的晨光;仿佛一缕青云飘过雪地,黑色的鬓角已经扫过她的脸庞。懒惰又粗心的去描弯眉,我花了很久才起床,梳了个晨妆。插花时,前镜对着后镜,花的倩影都在镜中镜外。穿着崭新的绫罗袄,绣花的鹧鸪仿佛要飞起来;金线绣成对的鹧鸪,举起

人都爱做梦,但怕的是一觉醒来,一切都是空的。女子醒来百无聊赖,不想打扮。她在想什么?古人说“女为悦己者容”,但悦己者不在,所以“晚妆晚打扮”。无聊和孤独的感觉终落到了绣在衣服上的一对对金鹧鸪身上,不仅造成了孤独和悲伤。《鹧鸪》在中国文学中也有特殊的意义。据说鹧鸪的叫声很像“我不会走路但我是哥哥”,所以古人认为鹧鸪很有灵性,可以表达人们对爱情的向往。古人写爱情的时候,经常写鹧鸪。如唐代李益《鹧鸪词》:“湘江有斑竹枝,鹧鸪展翅飞。香云鹤处处,郎从何处来?”写闺中女子,思念远方恋人的忧伤,相思之苦,含蓄优雅。

女生睡醒后想了很久,还是对着镜子贴黄色贴花比较好。然而她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美丽必将消亡的未来,那不仅仅是伤春的情绪,更是伤身的情绪。因为时间是人类大的敌人。所以王国维说,“重要的是世界留不住,朱妍的话如镜。”这样的《菩萨蛮》,文一共留下了14首,大概就是当时的代总理文写给的。

文的大部分文字都是关于女性的情绪和感受。虽然环境极其优美,如百叶窗、珠庭、烟柳画桥,虽然碧水碧波画舟听雨声,但在美好的生活中隐藏着两种情绪。第一个是“它的瞬间之美太美了,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”的遗憾;二是上面提到的“重要的是世界不能停留,朱妍的文字如镜花水月”。

评论家说文的文字华丽华丽,是个浓妆艳抹的淑女,但文毕竟是诗赋大家,他的文字里有很多优美典雅的文字,比如一个轻抹的少女的文字。我们先来看他的两首歌《梦江南》:

不恨,恨在天涯。

月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,水和风空,眼前的花摇曳,蓝云斜斜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洗漱完毕,独自登上观河亭,倚栏凝望河水。

成千上万的船只经过,没有一个人期望出现。断肠,白平洲。

看看这两个字里的女人。她不是浓妆艳抹的淑女,而是一个美丽优雅的女孩。他的意境和语言不再丰富多彩,而是优美典雅。也就是说,如果你喜欢他的浓妆词,那就去看看他的《菩萨蛮》;如果你喜欢“清水出芙蓉,自然去雕琢”这句话,那就去读他的《梦江南》 《更漏子》系列。比如这首歌:

炉香,红蜡泪,照画堂秋思。眉细,鬓阴,夜长。

寒。
梧桐树,三更雨,不道离情正苦。一叶叶,一声声,空阶滴到明。

这首词写的是清丽可人通俗易懂,不需要多想,便知道这是人世间的好言语。“梧桐树,三更雨,不道离情正苦。一叶叶,一声声,空阶滴到明”,这一句,惹得后人竞相模仿。比如宋人聂胜琼《鹧鸪天·别情》中的“枕前泪共阶前雨,隔个窗儿滴到明”,再比如李清照的“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!”


温庭筠擅长用创造词的意境,用词中有画、画中有情的形式,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。我们来看他词中一些极为美好的句子,绝对意味深长,如“满宫明月梨花白,故人万里千山隔”;如“杨柳色依依,燕归君不归”;如“回首两情萧索,离魂何处漂泊”等,这都是绝妙好词。

温庭筠是花间派的鼻祖,是他提高了词的地位。因为在他之前是人们往往是看不起词的,所谓“诗庄词媚”,他们往往用诗来表达宏大的情感,而对内心的情感躲躲藏藏,不大喜欢写被称之为“小道”的词。但温庭筠不管那些,他尽心尽力地专业填词,并用香软之风奠定了宋词的发展格调,直接促进了宋词,特别是婉约词的发展。

温庭筠是仕途的失意者,是生活的失败者,但他却是一代词宗!